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dp.1008的博客

天人合一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论语精华举要--2  

2009-10-06 22:36:51|  分类: 中华大文化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一、学成做君子

1  子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
与君子生活在一起,时时练习学做人、成君子不是很愉悦吗?没有条件与君子生活在一起,作为朋友能从远方来访道,交流成为君子的经验,不也是很快乐吗?再退一步,道不同,别人不了解你,误会你了,你也不介意,也不生气,这不也是君子有雅量吗?学而时习之,是落实到行者,而不仅是学者。重点是如颜渊、闵子骞、冉伯牛、仲弓之德行,而非子游、子夏之文献。有朋是朋友而非朋党,切磋琢磨,朋友之间研讨礼乐教化圣贤师道。人不知而不愠就是儒道合参,和而不同。孔子最重要的三个观点尽在学而一句之中。就是自己要成为君子,自己兑现行为之愉悦,这是第一境界。然后体会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,朋友之间讨论圣贤师道之浩然之气第二境界。最后与一切学说平等,和而不同,受到攻击也不生怨恨心之如如不动第三境界。如是才能知天命、耳顺,才能行不逾矩。

2  子曰:三年学,不至于榖,不易得也。

学做人、成君子很多年,不是为了做官得到俸禄,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这样的人难得。(三年不是实指,而是说很多年。)

3 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,子曰:贼夫人之子! 子路曰:有民人焉,有社稷焉,何必读书,然后为学? 子曰:是故恶夫佞者。

子路要让子羔去担任费地的行政长官,孔子说:“这要害死人了,他还没有完成学做人,成君子就让他去当官。”子路说:“有人民、有国家,我只要爱国爱人民就行了,为什么一定要读书,学礼乐文化,然后学成君子才能去做官呢?”孔子说:“为什么要说这样讨好别人任己见、昧理真的话呢?”

4  子夏曰:贤贤易色,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;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

子夏说:“向贤德的君子学习使自己成为贤德的君子,脸色都会变得和颜悦色,竭尽全力孝顺事俸父母,事俸国君能达到最高位阶,常在国君周围成为近臣,对待朋友讲话有信用,说到做到,言行一致,虽然别人说他没有学,我一定说他学得很好了。”

5  子曰: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

孔子说:“君子不能贪图饮食安逸,要全力以赴推动仁政并且要贯彻始终,说话要慎重,亲近有道者,并且用有道者的道理来修正自己,这才能算好学之人。

6  子曰: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

人能创造各种学说、理论、主义,这些学说、理论、主义不能创造人、改造人。最本质的仍然是人学人,人文环境是最重要的。鲁无君子者,斯焉取斯。

7  子曰: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无益,不如学也。

坐而论道、思而不行,无益,学做人、成君子关键在身体力行。因思虑过度吃不下饭,睡不安觉,没有用处,还不如努力去贯彻于行动之中。

解说:

⑴ 学是指学做人、成君子,即贤贤易色,学不是指学文、读书。前三条整体看是学成为君子,不应有功利主义,然而不读圣贤书,不知礼乐教化,也不能成为君子。

⑵ 好学是指学成君子要有主动精神,人要知反省、反思,知过改过,修正自己的言行才能成为君子。反省就是要从贪嗔痴退回去,就是无相,任何概念都不要执着。

⑶ 学做人,成为君子,要有一个人文环境,要知道近君子远小人。人以群分,物以类聚,要知道戒行,少年戒色,中年戒斗,老年戒得。要知道改过。

 

二、师道达圣贤

8  子曰: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
孔子说:“温习老师传授的话语而常常有新的意义,新的解说,新的思想境界,可以当老师了。温故而知新就是勿厌故,勿喜新。

9  子曰:盖有不知而作之者,我无是也。多闻,择其善者而从之,多见而识之,知之次也。

我不是没有知见而去盲目行事的人。(也不是虽有知见而不能身体力行的人。)我是非常重视别人的意见,多听别人讲,在别人言说之中选择善言善行吸收学习,跟着别人去做善事。多看别人行事而能识别、辨别是非善恶,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放在次要的地位。如果一个人把知识见解看得过于重要,很容易自以为是,分不清是非善恶,不能团结大多数,很难成大事。

10  子曰:赐也,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? 对曰:然,非与? 曰:非也,予一以贯之。

孔子唤子贡(端木赐)说:“你以为我是博学多闻,有很多知识记在心中的人吗?”子贡说:“是的,难道老师不是博学多闻、有知识的人吗?”孔子说:“不是的,我是拿一个仁德原则把思想贯穿起来的。”

11  子曰:参乎!吾道一以贯之。 曾子曰:唯。 子出,门人问曰:何谓也? 曾子曰: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!

以一贯之,一就是原则,这个原则就是仁,就是忠恕。对自己来说就是忠,就是诚信,不欺天、不欺己。对别人来说就是宽容,仁就是忠恕,对己对人不同。什么是仁人?在上位的人要把自己看得短一点,看下人长一点。

12  曾子曰: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昔者吾友,尝从事于斯矣。

能:德能。有品德的人向没有品德的人请教,有学问的人向没有学问的人请教。有无、虚实泛指业,名利都要放下,别人冒犯他,他也不放在心上,昔者吾友指颜回就是这样行事的。

13  子曰:从我于陈、蔡者,皆不及门也。 德行:颜渊、闵子骞、冉伯牛、仲弓。言语:宰我、子贡。政事:冉有、季路。文学:子游、子夏。

跟着我周游列国到过陈、蔡地方的门人现在都离开我而不上门了。孔子认为颜渊、闵子骞、冉伯牛、仲弓品德高尚。宰我、子贡善于外交辞令,用言语化解危机。冉有、季路处理内政有能力。子游、子夏了解经典文献。孔子对自己弟子的特点能有正确理性评价。孔子只见弟子所长,不见所短,方为后世师表。真有道者不见世人过。

14  子曰:可与共学,未可与适道;可与适道,未可与立;可与立,未可与权。

    虽然有很多同学可以在一个共同的求学环境中求学,不一定都能适应吸收老师的道德;虽然有些人能够适应吸收老师的道德,但不一定能用老师的道德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;虽然能够建立起共同道德的核心价值观,但不一定会方便、变通,使得礼乐教化会有最大的社会效果。师道要传道适道,帮助学生建立核心价值观,还要能帮助学生通权达变,以期对社会有最大的影响和作用。师道要有最大的社会责任。

解说

⑴ 什么是师,三人行必有我师,择善而从,择不善而改,识别善恶,能改恶从善者可以为师。传道,要有道可传。授业,不可授恶业,教人名闻利养,教人很多无用的知识、很多名词概念,理论脱离实际。解惑,前提是自己不惑,这样的老师还不是圣贤吗?

⑵ 老师要对教育对象有理性认识。

⑶ 师道有许多共同的原则与个别化的原则。孔子讲文行忠信,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,这是共同的原则。论语的11章21条闻斯行诸,教育要因材施教,要契理契机,回答是个别化的。

⑷ 师道即师德,尊严在诚信、精进。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核心价值观,还要帮助学生通权达变。老师的尊严源于圣贤,凡人做不到的,才会受感动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难能可贵,今日之师只是教授知识,说什么知识就是力量、知识就是生产力,忘记了教书的本质是教做人、成君子,没有师德,自然威信扫地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9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